连日来,总理频对“奇葩证明”发飙,引发社会共鸣,网络上掀起吐槽“办证痛苦”的舆论风潮。如何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民众办事疏堵清障,持续引发关注。
李克强痛斥“奇葩证明”数日之后,5月12日,国务院召开的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事业单位的副处以上各级官员,都聆听了这场一个多小时的会议。
李克强提出要着力破除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乱象,承诺要再砍掉“五个一批”:一批审批事项,一批审批中介事项,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的关卡,一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李克强还提出,要在年内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推动制定完善“三个清单”,用刚性制度管权限权,接受社会监督。
这次会议两日之后,5月14日,国务院发文,在前期大幅减少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再取消4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将8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今后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进一步简政放权的系列举措密集跟进。
针对政策迟迟难落地的诸多“堵点”,4月28日,国务院第一次对文件的会签时间提出了时限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通知明确:无论是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拟以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的文件,还是以部门名义印发或联合印发的文件,都必须在会议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印发;有重大修改意见需要协调的,须在10个工作日内印发。
外界评价,国办下发的这则通知,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文件:从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李克强总理表态,到4月28日文件出台,用了不到7个工作日的时间。
今年2月9日,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强调,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勤勉尽责、善谋善为。对懒政庸政怠政要严肃问责,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坚决采取组织措施,为官不为的典型要公开曝光。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治理,明确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这是“为官不为”20年来首入政府工作报告。
针对“为官不为”,辽宁、湖北、湖南、贵州等多地陆续出台相关办法,为“为官不为”行为画红线、列清单,同时采取将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等多种问责追责方式,力促官员为官有为、为官敢为。
李克强敦促“提网速、降网费”第二天,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博@工信微报即发布消息称:为落实李克强总理指示,我部将加大今年宽带专项行动中“加快4G建设”、“大幅提升网速”等工作的力度,使老百姓上网速度更快,价格更优惠。
约一个月后,5月1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鼓励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方案计划,实施宽带免费提速,使城市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资费水平,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等服务。
小新注意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对宽带提速降费给出了量化管理,如:使城市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今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积极引入民资,年内宽带接入业务开放试点企业增加到100家以上,等等。
手机贴身,我们贴心。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新网客户端,看有温度的新闻!